2019上海健康科技创新发展论坛暨2019年健康科技创新研究理论与应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19-11-22 08:00 浏览数:4639 来源:本站 为了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的指示精神,推进健康上海2030”健康科技创新,紧跟世界创新科技发展潮流,更好地服务上海市科创中心城市建设,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于2019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上海市华亭宾馆举办《2019上海健康科技创新发展论坛》论坛暨2019年健康科技创新研究理论与应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以探讨上海在健康科技创新研究理论与应用。
31日上午的健康科技创新理论模块模块,由中心(所)主任金春林主持,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科教处张勘处长到会并作了热情洋溢致辞。复旦大学胡善联教授深入浅出的介绍了肿瘤免疫产品的综合价值。复旦大学陈英耀教授以创新卫生技术的评估”为题做了深入的讲解。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科教处倪元峰处长就卫生健康学科人才建设的实践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思考。
31日下午的互联网+医疗模块,由中心科研管理事务部牛玉宏主任主持。首先由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许速理事长介绍了大数据支持下的互联网医疗趋势,随后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信访处张志峰处长向大家介绍了上海市互联网诊疗的监管思路,接着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绩效办的曹建文主任阐述了医院角度对互联网医疗的思考,最后银川互联网医院总院葛春龙院长以银川为例展示了银川智慧互联网医疗的实际应用。多为专家从多角度、多维度分享对互联网医疗的思考。
1日上午,中心(所)金玲书记主持了健康科创产业模块。国金证券董事总经理兼研究所李敬雷所长站在全球角度看中国医药科技创新并发表了主题演讲。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的赵东辉研究员就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疗科创的影响做出了深入探讨。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子与纳米医学)创新转化中心运营总监胡凤麟则站在创业者的角度谈我国创新医药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三位讲师从各自的领域分享科技创新的影响和面临的问题,引发了深入的思考。
1日下午中心(所)黄玉捷主任主持了创新药品与器械模块的讨论。中心卫生政策研究部的何江江主任发表了基于决策视角的药械创新价值探讨”的主题演讲。中心科研管理事务部牛玉宏主任,分享了其关于促进医学技术转化的思考。南通大学医学院医学信息学系耿劲松教授就慢病新技术纳入医保报销的知证决策”分享了先进经验。最后,中心卫生技术评估研究部王海银主任分享了放疗设备的技术评估的讲座。
此次论坛圆满落下帷幕,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医疗机构代表、企业代表、媒体代表等约200人次参会交流,从健康科技创新中涉及的各个维度出发,对医疗、科创产业、创新药品和器械的角度进行了梳理和探讨,促进并推动了健康科技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31日上午的健康科技创新理论模块模块,由中心(所)主任金春林主持,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科教处张勘处长到会并作了热情洋溢致辞。复旦大学胡善联教授深入浅出的介绍了肿瘤免疫产品的综合价值。复旦大学陈英耀教授以创新卫生技术的评估”为题做了深入的讲解。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科教处倪元峰处长就卫生健康学科人才建设的实践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思考。
31日下午的互联网+医疗模块,由中心科研管理事务部牛玉宏主任主持。首先由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许速理事长介绍了大数据支持下的互联网医疗趋势,随后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信访处张志峰处长向大家介绍了上海市互联网诊疗的监管思路,接着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绩效办的曹建文主任阐述了医院角度对互联网医疗的思考,最后银川互联网医院总院葛春龙院长以银川为例展示了银川智慧互联网医疗的实际应用。多为专家从多角度、多维度分享对互联网医疗的思考。
1日上午,中心(所)金玲书记主持了健康科创产业模块。国金证券董事总经理兼研究所李敬雷所长站在全球角度看中国医药科技创新并发表了主题演讲。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的赵东辉研究员就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疗科创的影响做出了深入探讨。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子与纳米医学)创新转化中心运营总监胡凤麟则站在创业者的角度谈我国创新医药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三位讲师从各自的领域分享科技创新的影响和面临的问题,引发了深入的思考。
1日下午中心(所)黄玉捷主任主持了创新药品与器械模块的讨论。中心卫生政策研究部的何江江主任发表了基于决策视角的药械创新价值探讨”的主题演讲。中心科研管理事务部牛玉宏主任,分享了其关于促进医学技术转化的思考。南通大学医学院医学信息学系耿劲松教授就慢病新技术纳入医保报销的知证决策”分享了先进经验。最后,中心卫生技术评估研究部王海银主任分享了放疗设备的技术评估的讲座。
此次论坛圆满落下帷幕,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医疗机构代表、企业代表、媒体代表等约200人次参会交流,从健康科技创新中涉及的各个维度出发,对医疗、科创产业、创新药品和器械的角度进行了梳理和探讨,促进并推动了健康科技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返回上一页